關於烏魚子
烏魚又稱「鯔魚」,冬至前捕之,曰正頭烏,則肥而味美;至後捕之,曰回頭烏,則瘦而味劣。俗話說:「冬節呷烏正當時」,係因臺灣早期的烏魚,主要由海洋捕撈,每年十一月下旬至一月上旬為漁訊期,盛漁期為冬至前後十天,成熟的烏魚都會大批集結,由大陸沿海隨著大陸沿岸流由北向南至台灣西南部海域產卵,此時烏魚最為肥美,營養價值及經濟價值最高,深為大眾所喜愛。 
千百年來,烏魚每年冬至前後皆由北方油游至臺灣西部沿岸,在南端海域產卵後北返,因此,烏魚又被稱為「信魚」,每年都會帶給台灣西南沿岸漁民一筆可觀的天然財富;因此,烏魚除被稱為信魚外亦被稱為”烏金”冬至前後短短二十天之盛漁期,不但決定漁家一年生計之好壞,也是當年漁村經濟的重要指標。

烏魚的捕撈主要有流刺網(俗稱「放綾仔」)及巾著網(又稱「束網」)等2種漁法,其中後者因漁船大且機動性高而成為主流,其作業係由兩艘漁船共同作業,船尾各繫著「巾著網」的一端,船長守在船頂的探魚器旁,探測魚蹤。發現魚群以後,兩船反方向包圍魚群投網,等網已完全張開,兩船再漸漸靠近,用收網機將網拖回,並且拉緊底縮成一口網袋,收網取魚。

在台灣早年,烏魚的撈捕,是一項很重要的漁業活動;而且吃烏魚,也有很長遠的習俗,近年來因為全球溫室效應和大陸漁民的攔截,漁獲量已經大大減少。近年來,由於天然烏魚苗供應極不穩定,養殖業者無法做計畫性生產;因此,早自民國52年起組成之「烏魚人工繁殖研究隊」即開始進行烏魚人工繁殖研究,歷經十年之努力,始研發成功魚苗量產技術,民國64年與70年廖一久博士分別發表「完全養殖」與「養殖方法」,把烏魚養殖產業帶入另一新紀元。